1.本实用新型涉及侧喂料机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具有自冷却功能的侧喂料机。
2.现有的塑料产品在加工的过程中,都会用到侧喂料机设备,而传统的侧喂料机与主机连接固定,因而主机的温度高传热至侧喂料机装置,导致侧喂料机螺筒温度达到85℃左右,而添加剂材料熔点为80℃左右,长时间工作后,会产生机身发热现象,而机身发热后会导致内部添加剂材料出现熔融黏连的情况,导致后续添加剂无法正常添加,进而影响加工,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具有自冷却功能的侧喂料机,以便于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3.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存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具有自冷却功能的侧喂料机,其通过冷却装置可将螺旋杆的空腔循环冷却,从而使得侧喂料机的内部进行冷却。
10.进液插管的一端沿螺旋杆的轴向方向深入至螺旋杆远离开口的内部,进液插管的另一端依序穿过螺旋杆的开口与密封罩的一端向外延伸;
11.螺旋杆的开口处套设有防水轴承,套管的一端转动设置于防水轴承上,套管的另一端与密封罩的内部固定连接;
12.冷水机包含有进口和出口,进口设置有与进液插管延伸端连通的进液管,出口设置有与套管内部连通的出液管。
14.优选地,进液插管的插入端设有数个以进液插管圆周方向等距并且径向延伸的进液孔。
15.优选地,进液插管的直径小于螺旋杆的空腔直径,进液插管与螺旋杆的空腔内壁设有间隙。
16.优选地,螺旋杆的空腔内设有数个沿螺旋杆的圆周方向等距分布的长条,相邻的两个长条之间设有空隙。
17.优选地,套管上设有径向延伸的导液管,导液管的一端与套管内部连通,导液管的另一端贯穿密封罩的一侧向外延伸,导液管的延伸端与出液管的一端连通,导液管上设置有单向阀。
19.1.本实用新型通过冷却机产生的冷却液通过进液管输送给进液插管,通过进液插管将螺旋杆的空腔注入冷却液,冷却液从进液插管的插入端注入螺旋杆的空腔内,冷却液沿着螺旋杆的内部向螺旋杆的开口处移动,使冷却液进入到套管内,再由出液管进入到冷水机内循环冷却,使螺旋杆制冷,通过制冷后螺旋杆向侧喂机内部传播冷气,从而使得侧喂机的内部持续冷却,解决了机身发热后会导致内部添加剂材料出现熔融黏连的情况,导致后续添加剂无法正常添加的技术问题。
20.2.本实用新型通过进液插管的一端与螺旋杆的空腔内部转动连接,使得进液管在螺旋杆的空腔内更稳定,解决了如何使进液插管在螺旋杆的空腔内更稳定的技术问题。
21.3.本实用新型通过数个进液孔均匀的向螺旋杆的空腔内注入冷却液,使得冷却液能够均匀的输入至螺旋杆的空腔内,解决了如何通过进液插管均匀的向螺旋杆的空腔内注入冷却液的技术问题。
22.4.本实用新型通过螺旋杆空腔内设置的数个长条可减少空腔的面积,从而使得冷却液能更快速的在空腔内进行流动,解决了如何增加冷却液在空腔内流动的速度的技术问题。
30.3a-制冷机;3a1-进口;3a11-进液管;3a2-出口;3a21-出液管;3b-进液插管;3b1-进液孔;3c-防水轴承;3d-套管;3d1-导液管;3d11-单向阀;3e-长条;
32.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方法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34.一种具有自冷却功能的侧喂料机,包括螺筒1和设置于螺筒1内的螺旋杆2,
38.还包括有冷却装置3,冷却装置3包括有冷水机、进液插管3b和套管3d;
39.进液插管3b的一端沿螺旋杆2的轴向方向深入至螺旋杆2远离开口的内部,进液插
40.螺旋杆2的开口处套设有防水轴承3c,套管3d的一端转动设置于防水轴承3c上,套管 3d的另一端与密封罩4的内部固定连接;
41.冷水机包含有进口3a1和出口3a2,进口3a1设置有与进液插管3b延伸端连通的进液管 3a11,出口3a2设置有与套管3d内部连通的出液管3a21。
42.基于上述实施例,本技术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塑料产品在加工的过程中,都会用到侧喂料机设备,而传统的侧喂料机与主机连接固定,因而主机的温度高传热至侧喂料机装置,导致侧喂料机螺筒1温度达到85℃左右,而添加剂材料熔点为80℃左右,长时间工作后,会产生机身发热现象,而机身发热后会导致内部添加剂材料出现熔融黏连的情况,导致后续添加剂无法正常添加,进而影响加工。为此,本技术通过冷却机产生的冷却液通过进液管3a11输送给进液插管3b,通过进液插管3b将螺旋杆2的空腔注入冷却液,冷却液从进液插管3b的插入端注入螺旋杆2的空腔内,冷却液沿着螺旋杆2的内部向螺旋杆2的开口处移动,使冷却液进入到套管3d内,再由出液管3a21进入到冷水机内循环冷却,使螺旋杆2制冷,通过制冷后螺旋杆2向侧喂机内部传播冷气,从而使得侧喂机的内部持续冷却。
45.基于上述实施例,本技术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使进液插管3b在螺旋杆2的空腔内更稳定。为此,本技术通过进液插管3b的一端与螺旋杆2的空腔内部转动连接,使得进液管3a11在螺旋杆2的空腔内更加稳定。
47.进液插管3b的插入端设有数个以进液插管3b圆周方向等距并且径向延伸的进液孔3b1。
48.基于上述实施例,本技术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通过进液插管3b均匀的向螺旋杆2 的空腔内注入冷却液。为此,本技术通过数个进液孔3b1均匀的向螺旋杆2的空腔内注入冷却液,使得冷却液能够均匀的输入至螺旋杆2的空腔内。
50.进液插管3b的直径小于螺旋杆2的空腔直径,进液插管3b与螺旋杆2的空腔内壁设有间隙。
51.基于上述实施例,本技术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使冷却液均匀的在螺旋杆2的空腔内流动。为此,本技术通过进液插管3b与螺旋杆2的空腔内壁设有的间隙使冷却液流动,从而使得冷却液均匀的在螺纹杆的空腔内流动。
53.螺旋杆2的空腔内设有数个沿螺旋杆2的圆周方向等距分布的长条3e,相邻的两个长条 3e之间设有空隙。
54.基于上述实施例,本技术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增加冷却液在空腔内流动的速度。为此,本技术通过螺旋杆2空腔内设置的数个长条3e可减少空腔的面积,从而使得冷却液能更快速的在空腔内进行流动。
56.套管3d上设有径向延伸的导液管3d1,导液管3d1的一端与套管3d内部连通,导液
管 3d1的另一端贯穿密封罩4的一侧向外延伸,导液管3d1的延伸端与出液管3a21的一端连通,导液管3d1上设置有单向阀3d11。
57.基于上述实施例,本技术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此,本技术通过套管3d上设置的导液管3d1与出液管3a21连通,并通过导液管3d1和出液管3a21将套管3d内的冷却液重新输入至冷水机进行制冷,导液管3d1上设置的单向阀3d11防止冷却液回流。
58.本技术通过冷却机产生的冷却液通过进液管3a11输送给进液插管3b,通过进液插管3b 将螺旋杆2的空腔注入冷却液,冷却液从进液插管3b的插入端注入螺旋杆2的空腔内,冷却液沿着螺旋杆2的内部向螺旋杆2的开口处移动,使冷却液进入到套管3d内,再由出液管3a21 进入到冷水机内循环冷却,使螺旋杆2制冷,通过制冷后螺旋杆2向侧喂机内部传播冷气,从而使得侧喂机的内部持续冷却,解决了机身发热后会导致内部添加剂材料出现熔融黏连的情况,导致后续添加剂无法正常添加的技术问题。
59.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或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能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RELATED PRODUCTS